花胡瓜採收後生理與氣調儲藏之研究

張士勳
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園產品處理加工組


花胡瓜在台灣的盛產期為3~10月,是夏季蔬菜重要來源。主要的栽培地區是屏東、高雄和彰化三縣。是本省重要的瓜類蔬菜之一。台灣夏季的蔬菜常是供不應求,因此希望藉由瞭解蔬果採收後的生理變化,能有效儲藏。一般花胡瓜的儲藏適溫在攝氏15度,可以明顯的維持較佳的外觀品質與較高的總葉綠素和維生素 C,低於10度會造成乙烯生成速率的提昇。因此,低於10度和高於20度的溫度狀態都會造成花胡瓜的表皮黃化、質地軟化、葉綠素含量降低以及腐敗劣變等不利影響。在攝氏10度以下的低溫,花胡瓜的壽命約為1周,在15度的狀態下可存放18天,然而20度以上的溫度只能存放3 到 7 天。

    在攝氏15度中,花胡瓜以1~10 %的低氧或二氧化碳儲藏,其呼吸速率均較空氣儲藏為低,並且可以延緩果實的劣變速率及維持較佳的儲藏品質,其中最是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濃度分別為5 % 氧與 5 %二氧化碳。以各 5 %的組合條件下進行儲藏,發現較單獨使用5 %氧或5 %二氧化碳更顯著地降低其呼吸及乙烯生成速率,並且維持較佳的儲藏品質以及鮮食時之脆度與口感。